巴拉圭

巴拉圭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l Paraguay,瓜拉尼语:Paraguái Tavakuairetã ,英语:Republic of Paraguay),简称巴拉圭,是南美洲的一个内陆国家。巴拉圭南部和西南部与阿根廷接壤,东部和东北部与巴西接壤,西北与玻利维亚接壤。巴拉圭国土面积为40.68万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巴拉圭总人口达611万。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和瓜拉尼语。首都为亚松森(Asunción)。

巴拉圭位于拉普拉塔平原北部,巴拉圭河从北向南把全国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为丘陵沼泽和波状平原,全国90%以上的人口集中于此;西部为原始森林和草原。巴拉圭属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凉爽。巴拉圭曾是印第安瓜拉尼人的居住地,但在1537年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811年5月14日,巴拉圭宣布独立。1865年,巴拉圭的洛佩斯政府为扩大领土,进攻了当时巴西的西南地区,导致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三国联军对巴拉圭发动战争。这场战争历时5年,巴拉圭最终战败,洛佩斯政府不得不割地赔款,疆域减少了近一半,并失去了出海口,使巴拉圭变成了一个内陆国家。1932年至1935年,巴拉圭与玻利维亚为争夺石油资源而爆发了查科战争。随后,双方签署了和平协议,巴拉圭获得了查科地区四分之三的土地。1954年5月4日,军人斯特罗斯纳联合红党右翼发动政变上台,实行了长达35年的军事独裁统治。直到1989年2月2日,巴拉圭第一军区司令罗德里格斯发动政变,推翻了斯特罗斯纳的独裁政权,并于同年5月举行了首次民主选举,罗本人当选总统。在1993年的总统选举中,红党候选人瓦斯莫西获胜,组建了自1954年以来的第一个民选文官政府。

巴拉圭国民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是拉丁美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首都亚松森和东方市,经济受气候及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影响很大。尽管巴拉圭是南美洲仅有的两个内陆国家之一(另一个是玻利维亚),但巴拉圭在巴拉圭河和巴拉那河上设有海岸、海滩和港口,通过巴拉那-巴拉圭水道通往大西洋。2022年,巴拉圭的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在南美洲排名第八。巴拉圭文化融合了瓜拉尼和西班牙元素,在歌曲和民俗音乐方面有着独特的音乐传统。巴拉圭人非常喜欢运动,尤其喜爱足球。

巴拉圭是联合国南方共同市场美洲国家组织不结盟运动和利马集团的创始成员,曾于1968和1969年任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1991年3月26日,巴拉圭与阿根廷、巴西、乌拉圭4国总统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签署《亚松森条约》(条约于同年11月29日生效),建立南方共同市场。1995年,巴拉圭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此外,巴拉圭也是77国集团世界卫生组织、拉美世界经济体拉美一体化协会、拉美和加勒比共同体、安第斯共同体(联系国)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成员。2016年10月,巴拉圭当选为2017—2020年度万国邮联理事会成员。2018年6月,巴拉圭当选2019—2021年度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成员。2021年,巴拉圭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任期至2024年。

名称由来

关于巴拉圭(Paraguay)的名字来源,存在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Paraguay”的名字中,“para”意为“海洋”,“gua”意为“源于”,“y”意为“水”。因此,“巴拉主”之名意为“来自海洋的水”,此处的海洋可能指的是大沼泽。第二种说法认为,“Paraguay”意为“像海一样的河”或“海上居民之河”;第三种说法认为,“Paraguay”意为“冠状河”或“奇花异草装饰起来的河流”,因为古时巴拉圭河经常泛滥成灾,土壤被冲走后,水面上会漂浮着一层绚丽的花草,使河流犹如一条斑斓的彩带;其他说法认为,巴拉圭的名字源于帕亚瓜部族(Payagua),其名源于一个名叫“巴拉圭奥”(Paraguaio)的酋长,或认为其源于艾马拉语“Pharaway”,意为“非常干燥”,这也客观地描述了该地区的特点。

历史

前哥伦布时代至城市建立

巴拉圭的原始居民主要是瓜拉尼人,他们有广泛的动植物知识,特别是关于药用植物和农作物。1524年,阿雷荷·加西亚(Alejo García)探索至巴拉圭当下的领土;1528年,航海家塞巴斯蒂安·卡博托(Sebastián Gaboto)沿巴拿马及巴拉圭的河流顺流而上。1537年,胡安·德·萨拉萨尔·埃斯皮诺萨(Juan de Zalazar y Espinoza)在当前巴拉圭首都的位置建立了亚松森城,并在1541年巴拉圭市政厅(Cabildo)成立时将其升格为城市。

殖民时代

该地区的第一批欧洲人是 1516 年的西班牙探险家。1536-56年,多明戈·马丁内斯·德·伊拉拉在巴拉圭地区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定居点。第一批西班牙殖民者在寻找黄金未果的情况下,在巴拉圭现首都亚松森地区的瓜拉尼人中和平定居下来。

从17世纪初开始的150多年里,耶稣会在巴拉圭东南部的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流域的 30 个定居点管理着 15 万美洲原住民的生活。 这些定居点是宗教皈依、农牧业生产、制造业和贸易中心,也是抵御葡萄牙从巴西南部扩张的战略前哨。其与以亚松森为中心的巴拉圭中心地带隔绝,成为一个自治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地区,也即“国中之国”,日益引起亚松森地区西班牙地主的嫉妒。1721-35年期间,西班牙地主发动了一场斗争,试图推翻耶稣会对印第安贸易和劳动力的垄断。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定居点还不得不抵御来自圣保罗的奴隶掠夺者,以及 1754-57 年西班牙和葡萄牙联合发动的旨在对传教定居点进行领土分割的攻击。对这些强大势力的反抗为1767年驱逐耶稣会士铺平了道路。

1776年,拉普拉塔河的新总督区成立,首都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这实际上使亚松森和整个巴拉圭都依附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从而结束了该地区的殖民统治。

独立与弗朗西亚政权

1810年,巴拉圭领导人拒绝接受阿根廷独立宣言。巴拉圭地方武装在1811年击退了曼努埃尔·贝尔格拉诺将军率领的阿根廷军队。1811年5月14日,在民兵队长佩德罗·胡安·卡贝列罗(Pedro Juan Cabellero)和富尔亨西奥·耶格罗斯(Fulgencio Yegros)的领导下,他们迅速罢免了西班牙派遣的总督并宣布独立,建立了共和国。

在共和国建立后不久,巴拉圭出现了政治权力的分裂。一个由耶格罗斯领导的军政府成立,但实际上是由平民律师罗德里格斯·德·弗朗西亚(Rodríguez de Francia)控制。巴拉圭试图与布宜诺斯艾利斯建立平等的邦联关系,但布宜诺斯艾利斯试图控制巴拉圭军队,导致协议无效。为了回应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封锁,巴拉圭召开了一次大会,并于1813年正式宣布独立,并拒绝与布宜诺斯艾利斯签订进一步条约。

1814年,弗朗西亚开始统治巴拉圭,直到 1840 年去世,期间巴拉圭几乎没有外界接触或受外界影响。弗朗西亚打算在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创建一个乌托邦社会。

罗德里格斯·德·弗朗西亚(Rodríguez de Francia)制定了新的法律,大大削弱了天主教会(天主教当时是既定的国教)和内阁的权力,禁止殖民公民之间结婚,只允许他们与黑人、混血儿或当地人结婚,以打破殖民时代精英的权力并创造一个混血社会。弗朗西亚切断了巴拉圭与南美洲其他地区之间的关系,限制政治活动,剥夺教会的财产和权力,并没收了西班牙小精英的财富,将国家大部分土地纳入国有。巴拉圭几乎自给自足,与其他国家的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由于弗朗西亚对自由的限制,富尔亨西奥·耶格罗斯和其他几位独立时期的领导人在1820 年策划了一场针对弗朗西亚的政变,弗朗西亚发现后用恐怖手段镇压了这一阴谋,相关领导人要么被处决,要么被终身监禁。

现代化与洛佩斯家族的统治

弗朗西亚去世后,巴拉圭开始迈向现代化。1844年,国会选举卡洛斯·安东尼奥·洛佩斯(Carlos Antonio López)为总统,并颁布新宪法,赋予总统更大的权力。卡洛斯·安东尼奥·洛佩斯致力于推动巴拉圭对外开放、走向现代化,试图通过鼓励欧洲工匠和专业人士移民以发展工业和军队,刺激国家经济。与弗朗西亚相比,他对政治对手也更加宽容,并于 1844 年释放了所有政治犯。他正式废除了奴隶制和酷刑(尽管在他去世时这两种习俗仍然普遍存在),试图改善基础教育。卡洛斯·安东尼奥·洛佩斯的儿子弗朗西斯科·索拉诺·洛佩斯于 1862 年接替父亲成为总统独裁者,并总体上延续了他父亲的政治政策。两人都想给巴拉圭一个“民主共和”的国际形象,但实际上,洛佩斯家族几乎完全控制了该国的所有公共生活,包括教堂和学院。

洛佩斯家族政权的特点是生产和分配中普遍而僵化的集中制。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没有区别。洛佩斯家族统治着这个国家,就像统治着一个大庄园一样。卡洛斯·安东尼奥·洛佩斯拥有自己国家一半的土地,从不费心区分自己和国家的收入,并将巴拉圭的大部分商业都交给了他的家人。

巴拉圭政府对所有出口实行管制。耶巴马黛茶和贵重木制品的出口维持了巴拉圭与外部世界的贸易平衡。巴拉圭政府极端保护主义,从不接受国外贷款,并对进口的外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这种保护主义使国内社会自给自足, 也避免了阿根廷和巴西所遭受的债务。

在军事上,卡洛斯·安东尼奥·洛佩斯(Carlos Antonio López)扩大了工业和军队,并通过开发胡迈塔(Humaitá)要塞大大加强了巴拉圭的战略防御。政府雇用了200多名外国技术人员,他们安装了电报线和铁路,以帮助扩大钢铁、纺织、造纸以及油墨、海军建筑、武器和火药工业。伊比库伊(Ybycuí )铸造厂于 1850 年完工,生产各种口径的大炮、迫击炮和子弹。亚松森的造船厂建造了内河战舰,特别是在阿帕河沿岸和大查科地区修建了防御工事

然而,在洛佩斯家族的统治下,巴拉圭也深度卷入国际争端。巴拉圭干涉了 1845-1846 年的阿根廷内战,当时阿根廷总统胡安·曼努埃尔·德罗萨斯拒绝承认巴拉圭的独立。直到1852年阿根廷独裁者倒台后,阿根廷才承认巴拉圭的主权并放松对通往大海的河流的控制。

巴拉圭战争

巴拉圭战争(1864/65-1870 年)是南美洲历史上规模最大、最血腥的冲突,发生在巴拉圭与阿根廷、巴西、乌拉圭组成的三国盟国之间,也称为三国同盟战争。这场战争使巴拉圭损失了近 60%的人口。

1862年,总统卡洛斯·安东尼奥·洛佩斯(Carlos Antonio López)去世,其子弗朗西斯科·索拉诺·洛佩斯(Francisco Solano López)接替父亲的职位,继续领导国家,试图通过扩张政策解决国内问题。在当时的地缘战略下和边界争端下,小洛佩兹由于巴西干涉乌拉圭问题而率先对巴西用兵,随后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三国在英国的支持下结成同盟,美国介入调解无果,最终战争以小洛佩兹战死,巴拉圭被迫与各国议定和约而结束。

1864 年,巴西帮助乌拉圭红党的领导人推翻了其对手布兰科党,弗朗西斯科·索拉诺·洛佩斯认为地区力量平衡受到威胁,与巴西开战。阿根廷总统巴托洛梅·米特尔随后组织了与巴西和乌拉圭的联盟(三国联盟),并于1865 年5月1日共同向巴拉圭宣战。起初,巴拉圭士兵表现出色,但巴西阿根廷联军逐渐占据上风。1870年,巴西-阿根廷联军最终击败了巴拉圭军队。这场战争给巴拉圭造成巨大破坏,产生了长期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影响。1865 年巴拉圭的人口可能为 525000 人,到1871 年,人口仅为 221079 人(其中妇女 106254 人,儿童 86079 人,男人 28746)。巴拉圭由拉丁美洲比较先进的国家之一变成了经济落后的国家。

查科战争

查科(El Chaco)战争(1932-1935年),又称“大厦谷战争”,是二十世纪拉丁美洲的主要战争之一,发生在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两国之间,被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领土争端的先兆。查科位于玻利维亚和巴拉圭边境中间六十五万平方公里的查科波雷亚(El Chaco Boreal),其地底下蕴藏巨量石油能源储备,对石油资源的争夺成为查科战争爆发的最大诱因之一。

1932年4月25日,一架玻利维亚飞机偶然发现了毕提昂图塔湖,它位于玻利维亚和巴拉圭边界。西班牙王朝瓦解后这便成为了一片无人区。两个月后的6月15日,一支玻利维亚军队以利用湖水资源为由包围了其河岸,并占领了巴拉圭军队的卡洛斯洛佩斯堡(Fortín Carlos López)。巴拉圭方面将此行动视为一种冒犯,并于7月16日收成功收复卡洛斯洛佩斯堡。这一行动在玻利维亚被视为“开战的理由”,在事件发生七十二小时后,玻利维亚总统丹尼尔·萨拉曼卡(Daniel Salamanca)大力呼吁群众拿起武器迎战巴拉圭。

遭受了巨大损失后,巴拉圭击败了玻利维亚,并确立了对大部分有争议的查科地区的主权。战后,军官们利用民众对自由党政客的不满来为自己夺权。1936 年 2 月 17 日,拉斐尔·佛朗哥上校通过二月革命掌权。1940 年至 1948 年间,伊希尼奥·莫里尼戈(Higinio Morínigo)将军统治巴拉圭。1947 年,因对伊希尼奥·莫里尼戈统治的不满,巴拉圭爆发内战。事后阿尔弗雷多·阿尔弗雷多·马蒂奥达 (Alfredo Stroessner)开始计划一系列阴谋,并于1954 年5月4日发动军事政变

斯特罗斯纳独裁时代及其后的政局更替

1954年政变结束后,巴拉圭出现了一系列不稳定的政府。1954 年,独裁者阿尔弗雷多·斯特罗斯纳 ( Alfredo Stroessner)政权的成立最终稳定了政局,他对巴拉圭的统治持续到 1989 年。在斯特罗斯纳的统治下,巴拉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现代化,但他的统治也存在大量侵犯人权的行为。巴拉圭积极参与了 "秃鹰行动",对政治反对派实施酷刑和处死是家常便饭。

红党(Partido Colorado)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分裂以及当时的形势——阿尔弗雷多·马蒂奥达的高龄、政权的性质、经济衰退和国际孤立,是 1988 年大选前反对派举行反政权示威和发表声明的催化剂。针对反对派活动的激增,斯特罗斯纳谴责协议党鼓吹 "破坏大选和不尊重法律"。他动用了国家警察和红党的民团来驱散示威活动。一些反对派领导人遭到监禁或其他骚扰。人民解放阵线的另一位主要领导人赫尔墨斯-拉斐尔-萨吉尔(Hermes Rafael Saguier)于 1987 年因煽动叛乱罪被监禁四个月。1988 年 2 月初,警方逮捕了 200 名参加全国协调委员会在科罗内尔奥维多举行的会议的人。2 月 14 日选举当天黎明前,莱诺和其他几名反对派人士被捕,并被关押了 12 个小时。政府宣布斯特罗斯纳以 89% 的选票再次当选。

1989年2月2日,巴拉圭第一军区司令安德烈斯-罗德里格斯发动政变,推翻斯特罗斯纳独裁政权,并于同年5月举行了第一次民主选举,罗本人当选总统。作为总统,罗德里格斯推行了政治、法律和经济改革,并开始与国际社会和解。数百人立即占领了属于斯特罗斯纳及其同伙的数千英亩闲置土地,反映了农村贫困人口对土地的深切渴望;到 1990 年年中,19000 个家庭占领了 34 万英亩(13.8 万公顷)土地。当时,有 206 万人生活在农村地区,占总人口 410 万的一半以上,其中大多数人没有土地。罗德里格斯宣布新闻自由,使所有政党合法化,废除了一些镇压性法律,批准了联合国美洲国家组织的人权条约,并释放了剩余的政治犯

1992 年 6 月的宪法确立了民主政府制度,并极大地改善了对基本人权的保护。1993 年 5 月,红党候选人胡安-卡洛斯-瓦斯莫西当选为巴拉圭近四十年来的第一位文职总统。1998年5月,红党候选人库瓦斯当选总统。1999年3月,副总统、红党主席阿加尼亚遇刺,库被迫辞职,参议长冈萨雷斯继任总统并组成以红党为主的联合政府。2003年4月,红党候选人尼卡诺尔·弗鲁托斯当选总统。2008年4月21日,反对党“争取变革全国联盟”候选人、前主教卢戈以40.83%的得票率当选总统。

2012年6月,巴北部发生警察与占地农民间的流血冲突,造成17人死亡。红党以卢戈处置不当为由,分别推动众议院和参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对卢戈的弹劾案。卢戈被迫宣布辞职,副总统弗朗哥接任总统。2013年8月,红党候选人奥拉西奥·卡特斯就任总统。2018年4月,红党候选人马里奥·阿夫多当选总统,并于2018年8月就职。2023年4月,红党候选人圣地亚哥·培尼亚当选总统,并于2023年8月就职,任期至2028年8月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巴拉圭位于南美洲中心地带, 地处拉普拉塔平原北部,属内陆国家,位于19°S~28°S以及54°W~63°W之间。巴拉圭属于西4时区,与北京时差为12小时,夏令时与北京时差为11小时。巴拉圭与阿根廷玻利维亚和巴西三国为邻,国土面积约40.68万平方公里。巴拉圭河从北向南把全国分成两部分——东部地区(Región Oriental);西部地区,正式名称为西巴拉圭(Región Occidental),也称为查科,是大查科的一部分。

气候

巴拉圭总体上为亚热带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平均气温27℃,冬季平均气温 17℃,一般最高气温不超过37℃,最低气温不低于13℃。东部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毫米,西部为500毫米。风对巴拉圭的天气影响很大:10 月至次年 3 月,暖风从北部的亚马孙河盆地吹来;5 月至 8 月,寒风从安第斯山脉吹来。由于没有山脉作为天然屏障,风速最高可达 161 公里/小时(100 英里/小时)。这也导致气温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变化;4 月至 9 月间,气温有时会降到零度以下。一月是夏季最热的月份,日平均气温为 28.9 摄氏度(华氏 84 度)。

全国各地的降雨量差异很大,年平均降雨量从查科北部向西逐渐减弱,平均约为760毫米。东部地区降雨量很大,而最西部则处于半干旱状态。东部森林带年均降雨量为 170 厘米(67 英寸),而西部查科地区年均降雨量通常不超过 50 厘米(20 英寸)。西部的降雨往往不定期,而且蒸发很快,这就造成了该地区的干旱。整个国家都遭受周期性的洪水和干旱,这两种情况都造成了严重的农业损失。

地形地貌

巴拉圭地处拉普拉塔平原北部,巴拉圭河从北向南把全国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由树木繁茂的丘陵沼泽和波状平原组成,全国90%以上的人口集中于此;西部大部分是低洼的沼泽平原和原始森林。瓜拉尼蓄水层是该地区一个重要的外流盆地。

水文水利

巴拉圭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量约为56000兆瓦。与巴西共同建设伊泰普水电站,装机容量1400万千瓦。与阿根廷共同建设亚西雷塔—阿皮培水电站,装机总量300万千瓦。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随着伊泰普水电站的兴建,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9%。伊泰普水电站于1984年建成投运,工程共耗资200亿美元,位于巴西和巴拉圭两国的界河巴拉那(Parana)河上,巴拉那河分为上、下两段。上段自格兰德河与巴拉那伊巴河汇合点至阿根廷的科连特斯,长2700多千米。有著名的伊瓜苏大瀑布。下巴拉那河段长1200千米,自北向南流贯拉普拉塔平原,河谷宽坦。流域内降水丰富,主流水量充沛,河口年平均流量达1.74万立方米/秒,但季节变化幅度较大,洪水期(10月至翌年2月)流量可达4.5万立方米/秒,枯水期(8~9月)仅6200立方米/秒。

自然资源

矿物资源

巴拉圭矿产资源总体相对较少,盐矿和石灰石储量较大,还有少量铁、铜、锰、铁钒土、云母、、天然气、铝矾土等。

森林资源

巴拉圭森林覆盖率较高。它的2019年森林景观完整性指数平均得分为6.39/10,在全球排名第74位。巴拉圭70%的森林资源集中在格兰查科地区。同时巴拉圭出产较多珍贵的硬质木材。

水资源

巴拉圭境内水资源丰富,著有巴拉那河、巴拉圭河等流域水资源。巴拉那河系南美洲第二大河,长3998千米,流域面积280万平方千米。巴拉圭河是南美洲中南部的一条重要河流,流经巴西和巴拉圭。它起源于巴西的马托格罗索省,在阿根廷的科连特斯市北注入巴拉那河,全长2549千米。是南美四国的重要界河和南美灌溉农业的重要大河。巴拉圭河与巴拉那河一起组成了南美洲中部最重要的河流,其流域从巴西南部、玻利维亚的部分经过整个巴拉圭一直延续到乌拉圭和阿根廷的北部。不像当地其它河流那样,巴拉圭河上没有用于水利发电的坝,因此它有很长一段可以通航。

生物多样性

植物多样性

巴拉圭境内包含六个陆地生态区:上巴拉那大西洋森林、查科、塞拉多、潮湿查科、潘塔纳尔和巴拉那洪泛热带草原。巴拉圭茶树(Ilex paraguariensis)、破斧木(Schinopsis spp)等是巴拉圭较为典型的植物。

动物多样性

巴拉圭是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巴拉圭的野生动物包括沼泽鹿、猴子、犰狳、食蚁兽、水獭、野猪、、美洲虎、虎猫、蝙蝠和海狸鼠等。

行政区划

区划详情

巴拉圭划分为17个省和1个特别区(首都亚松森),17个省分别是:上巴拉圭、上巴拉那、阿曼拜、博克龙、卡瓜苏、卡萨 帕、卡嫩迪尤、中央、康塞普西翁、科迪勒拉、瓜伊拉、伊塔普亚、米西奥内斯、涅恩布库、巴拉瓜里、阿耶斯总统省、圣佩德罗。

主要城市

亚松森(Asunción)

亚松森,巴拉圭首都,是巴拉圭最大的城市,人口约52.5万,位于巴拉圭东岸,皮科马约河巴拉圭河汇合处,是巴拉圭的主要港口和 工业、文化中心。工业包括食品、纺织和烟草等。亚松森风景美丽,被誉为“森林与水之都”。

东方市(Ciudad del Este)

东方市,巴拉圭第二大城市。东方市是继美国迈阿密和中国香港之后,全球第三大自由商业区。同时,东方市也是南美洲著名的华人及阿拉伯侨民聚集地。该市位于巴拉圭最东边,与阿根廷和巴西接壤。该市经济主要以零售业、旅游业(伊泰普水电站伊瓜苏大瀑布是热门景点)以及电子产品等为基础。

政治

政体

1992年6月20日颁布的现行宪法规定巴拉圭为代议制民主共和国,实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立。行政权完全由总统行使,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立法权属于国会两院。司法机构由法庭和民法法院以及由九名成员组成的最高法院负责,所有这些法院都独立于行政和立法机关。总统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不得连任,并设副总统一名。

议会 

分为参、众两院,参议员45人,众议员80人,均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本届议会于2018年4月选举产生。目前各党派在国会所占席位如下:

宪法

自1811年独立以来,巴拉圭先后颁布了六部宪法。现行宪法于1992年6月20日颁布。

宪法规定巴拉圭是独立的共和国,实行代议制民主制度;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罗马天主教为官方宗教。所有巴拉圭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并拥有迁徙、居住、宗教信仰和结社等权利自由。政党在不破坏代议制民主制度前提下有开展活动的自由。所有年满18岁的巴拉圭人有选举权。总统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不得连任。议会是国家立法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议员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国家最高行政权属于共和国总统总统必须是罗马天主教皇,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一届。国家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每届任期5年。最高法院有违宪审查权。可以撤销与宪法不符的国家法律。

现行宪法于1992年6月20日颁布。宪法规定巴拉圭为代议制国家。总统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不得连任。设副总统一名,现任副总统乌戈·阿达尔韦托·贝拉斯克斯·莫雷诺(Hugo Adalberto Velázquez Moreno),2018年8月就任,任期至2023年8月。

政党

(1)红党(Partido Colorado):又名全国共和联盟(ANR,Asociación Nacional Republicana)或国家共和党。巴拉圭第一大党,执政党。现有党员约200万。1887年9月11日成立,历史上多数时期为执政党。主要代表大地主、大牧场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内注重发展民族经济和打击腐败,对外致力于加强南方共同市场和地区一体化建设。现任主席奥拉西奥·卡尔特(Horacio Cartes)。

(2)真正激进自由党(PLRA,Partido Liberal Radical Auténtico):又称蓝党。最大在野党。有近100万名党员。1977年从激进自由党分裂出来。1989年2月获合法地位。在工人、农民和知识界有一定影响。对内主张实行土改、发展民族经济,要求实行民主开放和国家的全面改造;对外主张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外来干涉,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现任主席为埃弗拉因·阿莱格雷(Efraín Alegre)。

(3)瓜苏阵线(FG,Frente Guasú):中左、左派反对党联盟。2010年成立。由国家团结党(PPS,Partido País Solidario)、 广泛阵线党(PFA,Partido Frente Amplio)、公民参与党(PPC,Partido de la Participación Ciudadana)、巴拉圭共产党(PCP,Partido Comunista Paraguayo)、特科霍哈人民党(PPT,Partido Popular Tekojoja)、社会主义人民集会党(PCPS,Partido Convergencia Popular Socialista)、人民爱国运动党(PMPP,Partido del Movimiento Patriótico y Popular)、人民团结党(PUP,Partido de la Unidad Popular)组成。主张进行土地改革,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缩小收入差距,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主要领导人为前总统、参议员费尔南多·卢戈(Fernando Lugo)。

总统

2008年4月21日,反对党“争取变革全国联盟”候选人、前主教卢戈当选总统,结束了红党连续执政61年的历史。2012年6月,巴北部发生警察与占地农民间的流血冲突,造成17人死亡。红党以卢戈处置不当为由,分别推动众议院和参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对卢戈的弹劾案。卢戈被迫宣布辞职,副总统弗朗哥接任总统。2013年8月,红党候选人奥拉西奥·卡特斯就任总统。2018年4月,红党候选人马里奥·阿夫多当选总统,并于2018年8月就职。

政要

本届政府主要阁员见下表。

国际关系

综述

巴拉圭实行对外开放和多元化外交政策,愿同世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张维护国家主权、人民自决、不干涉别国内政、反对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等原则,主张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重视与拉丁美洲国家、特别是南方共同市场其他成员国的关系,努力参与地区事务和一体化进程。积极发展同美国、西欧国家关系。

巴拉圭是和利马集团的创始成员,曾于1968和1969年任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1991年3月26日,巴拉圭与、巴西、乌拉圭4国总统在巴拉圭首都签署《亚松森条约》(条约于同年11月29日生效),建立南方共同市场。1995年,巴拉圭加入。此外,巴拉圭也是、拉美世界经济体、拉美和、安第斯共同体(联系国)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成员。2016年10月,巴拉圭当选为2017—2020年度万国邮联理事会成员。2018年6月,巴拉圭当选2019—2021年度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成员。2021年,巴拉圭当选成员,任期至2024年。

与巴西的关系

巴拉圭与邻国巴西保持着良好的睦邻关系。巴西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对巴拉圭都有重大的影响。两国签有多项双边合作协定 ,巴西是巴拉圭在南方共同市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签订有多项双边合作协定。2008年9月和2010年5月,卢戈总统两次访问巴西。2011年6月,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访问巴拉圭并出席第41届南方共同市场首脑会议。2013年9月,卡特斯总统访问巴西。

与阿根廷的关系

同阿根廷长期保持睦邻关系。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水电合作上成果显著。巴拉圭为一个内陆国,阿根廷为该国提供了便捷的水路运输,使之获得出海口。2010年5月,卢戈总统赴阿根廷卡达莱斯出席南美国家联盟特别首脑会议。8月,阿外长蒂梅尔曼对巴进行工作访问。2013年9月,卡特斯总统访问阿根廷。

同其他拉美国家的关系

同其他拉美各国关系稳步发展,高层交往频繁。2016年6月,卡特斯总统赴巴拿马共和国出席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竣工仪式,并与巴总统胡安·瓦雷拉举行双边会谈。8月,卡特斯总统访问墨西哥。9月,巴拉圭总统卡特斯赴哥伦比亚出席哥政府与反政府武装和平协定签字仪式。2021年2月,阿夫多总统访问乌拉圭。2022年5月,乌拉圭总统拉卡列访问巴拉圭。

与美国的关系

重视同美关系,在打击国际犯罪、缉毒合作、反恐问题上与美积极配合,但在出兵伊拉克、向古巴派遣人权观察员及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等问题上未给予美支持。2005年8月,美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访巴,双方就建立“美巴战略关系”达成共识,美巴军事合作进一步加强。2006年5月,巴副总统卡斯蒂廖尼访美。2008年10月,卢戈总统访问美国。2009年12月和2010年11月,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特使、国务院西半球事务助理国务卿巴伦苏埃拉两度访巴。2017年4月,美国务院负责西半球事务的临时助理国务卿帕尔米耶里访巴。2018年7月,时为巴拉圭候任总统的阿夫多访问美国。2018年9月、2019年12月,阿夫多总统访问美国。2021年3月,阿夫多总统同美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通电话。2021年6月,美副国务卿纽兰访巴。2022年10月,美国务院反腐专员内普夫访巴。2023年1月,巴红党总统候选人培尼亚访美。当地时间2024年8月8日,巴拉圭外交部发表声明称,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宣布对巴拉圭烟草公司进行制裁,这是侵犯巴拉圭独立主权的行为。同时,巴方要求美国驻巴大使奥斯菲尔德加快完成离任手续,离开巴拉圭。

与日本的关系

与日本保持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日本是巴最大援助国。在巴有日侨约7000人。2010年1月,巴外长拉科戈纳塔赴日本东京出席第四届东亚—拉丁美洲论坛外长会议并访问日本。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巴政府向日提供援助。6月,日本外相松本刚明访巴,双方签署《粮食安全合作协议》。8月,日本向巴提供1900万美元援助,用于为偏远地区修建饮用水等公共设施。2014年6月,巴总统卡特斯访日,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谈并签署援助协议。2018年12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巴拉圭。2021年1月,日本外相茂木敏充访问巴拉圭。

与中国的关系

外交关系:中巴暂无外交关系。

双边经贸关系: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中国同巴拉圭贸易总额为19.79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18.95亿美元,进口额0.8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6.5%和55.8%。

国际组织

巴拉圭是联合国77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美洲国家组织、拉美世界经济体拉美一体化协会、拉美和加勒比共同体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共同体(联系国)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成员。2016年10月,巴当选为2017—2020年度万国邮联理事会成员。2018年6月,巴当选2019—2021年度联合国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成员。

军事

巴拉圭宪法规定,总统为武装部队总司令。国防委员会是最高军事决策机构,由总统、全体内阁部长、武装力量参谋长和陆、海、空三军司令组成,总统任主席,国防部长任副主席。国防部为最高军事行政机关。此外,还设有武装部队资格评判特别委员会,由总司令、武装部队司令、总参谋长、陆、海、空三军司令和后勤部队司令组成,总司令任该委员会主席,主要职能是决定军官晋升和退役。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陆军和空军为一年半,海军两年。截至2020年3月,巴拉圭全国现役兵力约2.1万人,预备役约 1.6万人。

人口

人口总量

2022年官方数据显示,巴拉圭人口总量约为745.4万。

巴拉圭全国人口分布不均,绝大多数人居住在首都及最大城市——亚松森附近的东部地区,亚松森人口数占全国人口的10%。大查科地区,包括上巴拉圭省、博克龙省和海耶斯总统省占国土面积的 60% 左右,却只居住着不到巴拉圭全国 2% 的人口。仅约 56% 的巴拉圭人居住在城市地区,这也使得巴拉圭成为南美洲城市化程度最低的国家之一。

族群

巴拉圭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大多为深受西班牙文化影响的印第安居民。自亚松森于1537年建都以后,巴拉圭人口主要由西班牙人和瓜拉尼美洲原住民组成。在历史进程中,经过西班牙人和瓜拉尼人大量通婚,巴拉圭渐渐形成了讲两种语言并兼具两种文化的民族特色,其主要民族演变为瓜拉尼人和麦士蒂索人。新一轮的针对全体印第安人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巴拉圭境内共有87099人分属不同的民族,共包括如下民族:瓜拉尼语系:Aché、Ava Guaraní、Mbya Guaraní、Paï Tavyretá、Guarayo、Tapieté和Guaraní Ñandeva各族;莫斯考伊语系:Toba Maskoy、Lengua Enthlet Norte、Lengua Enthlet Sur、Sanapaná-Angaité和Guaná各族;玛塔科-玛塔瓜约语系:Nivaklé、Maká和Manjui族;萨姆科语系:Ayoreo、Chamacoco Ybytoso、Chamacoco Tomaraho和Ishïrt族;拓跋-加维库鲁语系:Toba-Qom族。

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里,由于人口密度低,特别是在巴拉圭战争导致人口崩溃之后,巴拉圭一直是移民的接收国。移民包括意大利人、德国人、俄罗斯人、日本人、韩国人、中国人、阿拉伯人、乌克兰人、波兰人、犹太人、巴西人和阿根廷人。巴拉圭是南美洲最著名的德国社区之一,约有 25,000 名讲德语的门诺派教徒居住在巴拉圭查科地区。

德国移民建立了多个城镇,如霍埃纳、菲拉德尔菲亚、诺伊兰德、奥布里加多和新日耳曼尼亚。一些促进德国人移民巴拉圭的网站声称,巴拉圭有 5%-7% 的人口是德国人后裔,其中包括 15 万名德裔巴西人。 其中许多社区保留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特别是巴西人,他们是最大、最突出的移民群体,约有 40 万人。许多巴西巴拉圭人是德国、意大利和波兰后裔。估计有 63 000 名非洲裔巴拉圭人,占总人口的 1%。

巴拉圭统计、调查和人口普查部在人口普查调查中不询问种族和民族情况,但会询问土著人口的情况,因此没有关于巴拉圭人口民族构成的官方数据。根据 2002 年的人口普查,土著人口占巴拉圭总人口的 1.7%。

传统上,大多数巴拉圭人被认为是混血儿(西班牙语中的混血儿)。HLA-DRB1 多态性研究表明,巴拉圭人与西班牙人之间的遗传距离比巴拉圭人与瓜拉尼人之间的遗传距离更近,这表明西班牙基因在巴拉圭人中占主导地位。根据2022年修订的《世界人口展望》,巴拉圭人口为 6109644人,其中 95% 为混血儿或白人,5% 被称为 "其他",包括 17 个不同民族语言的土著群体成员,其中许多群体的文献记载很少。

语言

巴拉圭是一个双语国家,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和瓜拉尼语。印第安人则有各自的文化并按照所讲语言进行分类:

瓜拉尼语是巴拉圭土著瓜拉尼文化的重要痕迹,是南美土著民族语言中最后幸存和繁荣的语言之一。2015 年,讲西班牙语的人口约占 87%,而讲瓜拉尼语的人口超过 90%,即略多于 580 万人。52% 的巴拉圭农村人口会说两种瓜拉尼语。虽然瓜拉尼语仍被广泛使用,但西班牙语作为南美洲的通用语言之一,在政府、商业、媒体和教育领域普遍受到优待。

巴拉圭还有大约19种土著语言,其中许多濒临灭绝。瓜纳语、阿约雷奥语和伊希尔语(查马科语)被认为是濒危语言。

宗教信仰

基督教是巴拉圭的主要宗教,其中较为突出的基督教群体为天主教群体。根据 2002 年的人口普查,89.9% 的巴拉圭人口是天主教徒,6.2% 是福音派新教徒,1.1% 认同其他基督教教派,0.6% 信奉本土宗教。美国国务院关于宗教自由的一份报告将罗马天主教、福音派新教、主流新教、犹太教(东正教、保守派和改革派)等列为主要宗教团体。报告还提到了上巴拉那的一个大型穆斯林社区(源于中东移民,尤其是来自黎巴嫩的移民)和博克龙的一个著名门诺派社区。

经济

综述

巴拉圭国民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是拉丁美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据巴拉圭中央银行银行统计,2020年巴拉圭第一产业占比(农 牧渔、自然资源)为11%,第二产业(工业、建筑、能源)为33.7%, 第三产业(政府服务、商业、通讯、其他服务)为48.3%,税收约占7%。 2020年,投资、消费、净出口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0.18%、75.69%和4.13%。据世界银行数据,2020年巴拉圭GDP占全球比重为0.043%。巴拉圭2020年进出口总额为215亿美元,外汇储备94.9 亿美元。据巴拉圭中央银行数据,巴拉圭外债总额为 122.13亿美元,占GDP的34,2%。巴拉圭的外债全部为长期债务。2022年,巴拉圭国内生产总值为417.2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153.1美元,GDP增长率为0.1%。

巴拉圭全国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首都亚松森东方市,而且经济发展受气候及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影响很大。 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随着伊泰普水电站的兴建, 巴拉圭年均经济增长率达9%。 20世纪80年代后期,巴拉圭经济陷入停滞。 90年代后,巴拉圭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积极扩大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但未能改变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1996年起, 巴拉圭经济连续7年负增长。2002年经济总量和人均国民收入跌 至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 2003年后,受地区经济好转及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动等影响,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出口、投资和消费逐渐转旺。2008年,受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影响,巴拉圭经济增长大幅回落,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扩大,外汇储备和投资减少。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内旱情缓解和国际农产品需求上涨,巴拉圭经济形势逐渐企稳回升。 2018年阿多夫总统上台后,主张提高政府运行效率,优化投资环境并改善就业,同时采取一系列财政、货币和金融措施,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 当前,巴拉圭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农业和畜牧业

农业是巴拉圭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巴拉圭央行数据显示, 2020年巴拉圭农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11%。巴拉圭是世界第六大大豆生产国、第二大甜菊糖生产国和第九大牛肉出口国。 根据巴拉圭农业协会统计,全国农牧业用地面积约3100万公 顷,其中农作物种植面积约471.5.万公顷,其余为畜牧业用地, 全国农场约29万个。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的数据,2020年巴拉圭大豆总产量约990万吨,出口总量和金额分别为662万吨和21.47亿美元,较上年分别增长35.06%和36.23%。除大豆外,巴拉圭还大量生产玉米和甘蔗,为全球第21大生产国;其他重要的农产品有木薯、水稻、小麦、橙子、耶巴马黛茶、高粱、棉花和烟草等。畜牧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20年巴拉圭牛肉产量为48.1万吨,位居世界第26位。近年来,国际市场对肉类需求增加,巴拉圭肉类出口大幅上升。

工业和制造业

巴拉圭矿产业的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 25%,雇用了约 31%的劳动力。巴拉圭工业部门普遍生产水泥、铁矿石和钢材。出口加工业进一步推动了巴拉圭工业的发展,大型工业综合体遍布巴拉圭东部地区。巴拉圭出台了许多激励措施,旨在吸引工业企业进驻。其中之一就是所谓的 "出口加工业法",根据该法,企业可以搬迁到巴拉圭,并享受最低税率。

在制药业,巴拉圭企业目前满足了 70% 的国内需求,并开始出口药品。在满足本国药品需求方面,巴拉圭正在迅速取代外国供应商。食用油、服装、有机糖、肉类加工和钢铁的生产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2003 年,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3.6%,2000 年该行业雇用了约 11% 的劳动人口。巴拉圭的主要制造业集中在食品和饮料领域。木制品、纸制品、皮革和毛皮以及非金属矿物产品也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 世纪 90 年代,制造业国内生产总值稳步增长(年增长率为 1.2%),为 2002 年和 2003 年的年增长率上升到 2.5%奠定了基础。

巴拉圭工业基础薄弱,以轻工业和农牧产品加工业为主。近年来,随着转口加工业的发展,大量外国公司在巴拉圭设厂,加工业有所发展。2020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3.7%,其中加工业占18.5%,建筑业占7%,电力占8.2%。主要产品有食用油、蔗糖、水泥、纺织品、肉类罐头、面粉、饮料、烟草、柴油石脑油、木材产品、钢、贱金属等。

近年来巴拉圭加工出口业蓬勃发展,主要加工出口产品为纺织品配件、皮革、皮制品、鞋类配件、汽车零配件、轮胎配件、颜料、油漆、食品及其他产品等。

旅游业

旅游业是巴拉圭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受地区经济动荡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增多。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8.3%。 巴拉圭政府宣布,从2020年11月15日起,取消针对航空入境旅客的强制隔离措施,但入境旅客仍需提供新冠病毒检测阴性结果证明。

对外贸易

到 20 世纪 70 年代,巴拉圭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一直依赖于丹宁、肉类产品、耶尔巴马黛茶、烟草和棉花的出口。虽然这些产品的出口量有所下降,但东部地区种植的大豆却大幅增加。到 2006 年,巴拉圭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之一,这一殊荣一直延续到 2010 年代。2022年,巴拉圭对外贸易总额290.66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38.75亿美元,进口额151.91亿美元。主要贸易对象国为巴西、智利阿根廷美国日本意大利等。主要出口产品为粮食、植物油、肉类等。

巴拉圭进口机械、石油和石油产品、化学品、汽车和公共汽车零部件。巴西、中国、阿根廷、美国和日本是巴拉圭的主要进口来源国。由于向巴西和阿根廷走私消费品的现象十分普遍,巴拉圭的贸易统计数据被严重低估。不过,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巴西政府对巴拉圭的采购实行了更严格的控制,导致走私贸易量下降。巴拉圭是南方共同市场(1991 年根据《亚松森条约》成立的区域经济组织)的成员。

社会

教育

初等教育是免费的义务教育,为期九年;中等教育为期三年。一项研究显示,6至12岁儿童的小学入学率约为98%。虽然官方公布的入学率很高,但辍学率也很高。超过十分之九的人口识字,但实用识字率可能较低。亚松森有两所最古老的大学--公立的亚松森国立大学(1890 年)和私立的圣母升天天主教大学(1960 年),这两所大学都位于亚松森,并在其他城镇设有分校。这两所大学还设有工程、医学、农业、商业和兽医学等专业学校。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私立大学的数量不断增加,到 21 世纪20年代时已超过 60 所。至少一半的大学毕业生是女性。1992 年宪法规定,教育预算应占政府总预算的20%以上,此后政府的教育支出有所增加。据巴拉圭财政部公布的《2020年公共开支报告》,2020年巴拉圭公共教育投资额约1.05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4%。然而,学校数量仍然不足,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全国各地的教学仍然不足。

巴拉圭的9所公立大学分别是:亚松森国立大学、东方国立大学、皮拉尔国立大学、伊陶瓜国立大学、 卡阿瓜苏国立大学、康塞普西翁国立大学、比亚里卡国立大学、 卡宁德尤国立大学和巴拉圭理工大学。此外,还有46所私立大学。巴拉圭大学农业专业的教学实力相对较强。

政府自1990年起执行全国教育发展计划,开展扫盲运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8 年的教育发展指数,巴拉圭的识字率约为 93.6%,87.7%的巴拉圭人读完了五年级。据巴拉圭统计署 2020年7月公布的《2019年永久居民统计报告》,全国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为6.7%。

科技

2019年,巴拉圭稳居全球第六大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应用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了410万公顷。

体育

巴拉圭的体育运动是该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足球是最受欢迎的运动,主力国家队是巴拉圭国家足球队。其他运动如 篮球、排球、手球、五人制足球赛、游泳和网球也很受欢迎。

卫生健康

巴拉圭医疗水平中等。目前,巴拉圭政府正大力普及医疗保障。公立医院IPS向医保覆盖人群开放。但由于医疗资源不足, 公共医疗效率不高。当地经济实力较好的阶层会选择私立医院或巴西、阿根廷等医疗条件更好的国家就医。 巴拉圭无普遍的传染性疾病。有感染黄热、登革热的可能,但病例极少。

2020年,巴拉圭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约9187万美元,占GDP的3%。2020年,人均享有医疗卫生支出约125 美元。根据2021年巴拉圭内政部统计,巴拉圭女性人均寿命为77.9 岁,男性平均寿命为72岁。

世界银行帮助巴拉圭政府降低了该国的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母婴基本医疗保险项目旨在通过增加选定地区育龄妇女和 6 岁以下儿童对国家母婴基本健康保险计划 (MCBI) 中包含的选定救生服务的使用来降低死亡率。为此,除了加强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部 (MSPandBS) 的管理外,该项目还致力于提高某些地区卫生服务网络的质量和效率。巴拉圭食品卫生总体情况良好,极少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媒体

巴拉圭主要报刊有:《今日报》《论坛报》《最新时刻报》等。有17家电台,其中有11个私营商业电台和5家电视台,国家电台为全国广播电台。

社会保障

巴拉圭1996年通过立法规定建立国民医疗保障体系,至2007年仅覆盖了21.6%的人口。政府投入医疗卫生领域的经费占巴公共投资总额的21%。据巴拉圭国家统计署数据,截至2019年底,巴拉圭社保覆盖率为劳动人口的26.9%。

社会治安

巴拉圭是2017年南美恶性犯罪案件发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治安状况相对良好。当地居民可合法持有枪支,但是非法律许可人员(警察、职业安保、军人等有特殊持枪证)不得将枪支带到公共场合,仅能在家中用于自卫、野外狩猎及靶场射击练习等合法用途。

交通

综述

巴拉圭交通总体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以公路和航运为主。从首都前往主要城市,有巴拉圭国内航空飞航。各都市附近巴士网较发达。由亚松森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1500公里间,有铁路可通达。由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圣保罗搭机到此,需要3~5小时。

公路

巴拉圭境内公路线总长1.23万公里,其中柏油路7460公里,石板路1300公里,碎石路1000公里。2022年2月,巴拉圭开通了275公里的公路(大约一半的路线),连接巴西边境的卡梅洛佩拉尔塔(上巴拉圭)和该国中部的洛马普拉塔(博克龙)。巴拉圭也一直在实施该国的第一条双高速公路:2号公149公里,连接首都亚松森和巴西边境的埃斯特城(该高速公路还连接巴拉那瓜港)。

铁路

巴拉圭境内铁路总长1147公里。原由英国资本控制,1961年收归国有。共有12条线路,其中中央铁路长441公里,连接首都和阿根廷边境城市安卡尔纳森。

航空

巴拉圭有2个国际机场,分别位于亚松森(Silvio Pettirossi 国际机场,年客运吞吐量约100万人次)和东方市。巴拉圭航空公司有定期航班通往阿根廷、乌拉圭、巴西、玻利维亚美国等。亚松森机场是国际航空公司的重要中转站,埃斯特城机场是重要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航运

全国共有7个港口,主要港口是亚松森。国家商船队主要承担巴至阿根廷和乌拉圭的短途河运。巴拉圭海外船运公司有班轮通往美国和欧洲一些主要港口。根据 MOPC(巴拉圭公共工程和交通部)的官方数据,2019年共有78,850公里(48,995英里)的道路,其中铺设了10,372公里(6,445英里)。该国历史上最近最重要的投资之一是生物海洋走廊的建设,将水平穿过巴拉圭北部,连接巴西和阿根廷,到达智利北部港口和巴西港口。这项工作将为向亚洲出口产品开辟一条新路线,并将促进巴拉圭孤立地区查科的发展。根据MOPC(巴拉圭水系是一个天然公共工程和交通部)的南北向下游航道官方数据,拥2019年共有178,60850公里(48,995英里)的通航网络区域道路,使该地区可以直接进入海洋,因此,河流运输重要且广泛,将最商业的海上交通集其中到港口布宜诺斯艾利斯

文化

综述

巴拉圭文化的主要特点是融合了瓜拉尼和西班牙的传统。民俗、饮食、艺术和文学反映了这种双重起源。巴拉圭有着独特的音乐传统,尤其是歌曲和民谣。巴拉圭人非常喜欢运动,尤其足球,足球在巴拉圭是非常流行的。

国家标志

国旗

巴拉圭国旗具有三个相等的水平带,从上到下分别是红色、白色和蓝色,标志以白色带为中心。巴拉圭国旗的正面和背面包含不同的设计,这使其在国旗中独一无二。旗面中央正面为国徽图案,背面为财政玺。国旗的红色象征着勇敢和爱国主义。白色代表正直与和平。蓝色表示自由和慷慨。国旗以法国三色旗的颜色和形状为蓝本,共同代表解放。五月的太阳在中心被认为是自由的象征。国旗的宽长比为 3:5。

国徽

巴拉圭国徽正面是圆形的,白色背景和红色边框。红色边界带有巴拉圭的正式名称(“巴拉圭共和国”)。左边是绿色的棕榈枝,右边是绿色的橄榄枝。中间有一颗五角黄星。徽章的背面是一头狮子,在一根法杖和自由帽前,上面刻着“Paz Y Justicia”,意思是“和平与正义”。印章的背面由巴拉圭最高法院使用,与本国货币瓜拉尼纸币的正面和国旗的反面并列。

国歌

巴拉圭的国歌是《巴拉圭人,无共和毋宁死》(Himno Nacional Paraguayo)。巴拉圭国歌是由巴拉圭作曲家伦贝托·吉门尼斯(Remberto Giménez)作曲,由弗朗西斯科·埃斯特万·阿库尼亚·德·菲格罗亚(Francisco Esteban Acuña de Figueroa)作词。国歌于1846年正式采用。

国花

巴拉圭的国花是蓝色西番莲。蓝色西番莲的直径为10厘米,呈白色。有五个萼片,也有相同数量的花瓣。在花朵上,每个花瓣都有紫色的细丝。在巴拉圭蓝色西番莲受到人们的敬畏。

节日

巴拉圭每周工作5天,周六、日为公休日。巴拉圭法定假日见下表。

习俗

与其他拉美国家相比,巴拉圭当地的风俗和习惯无较大差别,与巴西和阿根廷类似。巴拉圭人打招呼时常说:“Mucho Gusto。”西班牙语的意思是“非常高兴见到你”。

巴拉圭的商务接待宜穿着保守式样西装。拜会政府机关必须预约,最好持用英文、西班牙语对照的名片。销售说明书应有西班牙文对照。

商务活动见面及告别时,一定要握手。当地朋友见面打招呼时,男士常拥抱,女士吻双颊。无论男女,好朋友一起走时常挽着胳膊。女性向男性伸手时,男性必须与之握手。男性不宜先伸手与女性握手。

主要禁忌包括:忌不尊重他人,即使老板与雇员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雇主与佣人之间都应注重相互尊重和礼貌。

艺术

音乐

巴拉圭的音乐由轻快的波尔卡舞曲、欢快的加洛帕舞曲和慵懒的瓜拉尼亚舞曲组成,最受欢迎的乐器是竖琴吉他。巴拉圭歌曲往往慵懒而多愁善感,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洛斯巴拉圭和路易斯·阿尔贝托·德尔巴拉那等艺术家的欢迎。

瓜拉尼亚和巴拉圭波尔卡是该国民俗传统音乐。瓜拉尼亚是音乐家何塞·亚松森·弗洛雷斯(José Asunción Flores)于 1925 年在巴拉圭创作的一种音乐风格,旨在表达巴拉圭人民的性格。这是通过歌曲中使用的缓慢而忧郁的节奏和旋律来实现的。瓜拉尼亚自诞生以来,凭借Jejuí、Kerasy、India和Arribeño Resay等歌曲,成为 20 世纪巴拉圭最大的音乐现象,立即获得认可。最著名的瓜拉尼亚歌曲是Recuerdos de Ypakaraí、Nerendápe aju、Mis noches sin ti、Panambí Vera和Paraguaýpe。瓜拉尼亚在城市地区备受推崇,但在农村却不受欢迎。这是因为农村人更喜欢节奏较快的歌曲,比如巴拉圭波尔卡舞曲。巴拉圭波尔卡起源于捷克,并于 1858 年引入巴拉圭。流行音乐、摇滚乐、爵士乐、雷鬼音乐、电子音乐、蓝调等现代风格的音乐越来越流行,并且在该国都有忠实的粉丝群。

文学

巴拉圭出版的书籍数量在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在1989年政变之后大幅增加。巴拉圭最著名的作家是奥古斯托·巴斯托斯(Augusto Roa Bastos),他的小说《我,至高无上》(Yo,el supremo,1974)改编自19世纪独裁者何塞·加斯帕尔·德·弗朗西亚(José Gaspar de Francia)的生活,赢得了广泛赞誉。

饮食

巴拉圭美食反映了传统的瓜拉尼烹风格。牛肉菜肴和淡水河鱼很受欢迎。其他典型的食物是汤,通常加肉,以及各种面包,尤其是用奶酪和鸡蛋调味的脆饼(chipa)。玉米是许多菜肴的主食成分,包括用玉米、鸡蛋和牛奶制成的馅饼(sopa paraguaya)、玉米汤(avatí mbaipy)和用玉米、牛奶和果露制成的甜点(mbaipy he-é)。啤酒和蔗糖烈酒(caña)是受欢迎的饮料。耶巴马黛茶是当地的凉茶,全年都在饮用——夏天冷藏,冬天炎热。一种常见的消遣方式是从共用的葫芦或空心牛角(通常是雕刻精美的牛角)喝特雷雷(tereré,一种由用于酿造马黛茶的相同类型的叶子制成的苦茶)。

巴拉圭是南美洲葡萄酒生产国之一。然而,截至 2022 年,巴拉圭还不是活跃的葡萄酒出口国,其葡萄酒在原产国之外基本上不为人所知。巴拉圭葡萄酒的历史可以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别。在16 世纪末开始的传教期间,讲西班牙语耶稣会传教士种植了欧洲葡萄树(Vitis vinifera),作为其建立自给自足的基督教社区的文化目标的一部分。19世纪初巴拉圭独立后,随着该国转向马黛茶和啤酒等其他饮料,葡萄栽培逐渐被废弃,而对这种圣酒的需求则靠进口来满足。1908年,德国酿酒师卡洛斯·沃格特开始在吉亚拉种植葡萄。这标志着巴拉圭葡萄酒业的复兴。目前巴拉圭主要种植的品种有Cabernet Sauvignon、Gamay、Chardonnay、Riesling、Silvane、Seivel Jones、Gustraminer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3月31日,巴拉圭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 《药草文化中的凉耶巴马黛茶习俗和传统知识,巴拉圭瓜拉尼传统饮料(Practices and traditional knowledge of Terere in the culture of Pohã Ñana, Guaraní ancestral drink in Paraguay)》(2020)。

凉马黛茶(Terere)是一种传统饮品,制作方法为于水壶或保温瓶中用冷水冲泡在研钵中碾碎的药草(Pohã Ñana),饮用时倒入放有马黛茶叶(yerba mate)的玻璃杯中,再用特制吸管啜饮。凉马黛茶制作是一种按照一系列预先设定的规则而进行的亲密仪式。每种药草都对健康有益,并包含着世代相传的智慧。这种实践不仅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且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瓜拉尼丰富的文化和植物遗产的认识。

风景名胜

巴拉圭以其原始的、未开发的丛林而闻名,例如伊比库伊国家公园(Ybycuí National Park),以及点缀在周围的许多耶稣会遗址。除此之外,巴拉圭的主要城市,包括亚松森东方市也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景点。巴拉圭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遗产1处,即塔瓦兰格的耶稣和巴拉那的桑蒂西莫-特立尼达耶稣会传教区(Jesuit Missions of La Santísima Trinidad de Paraná and Jesús de Tavarangue)(1993)。

自然风光

伊比库伊国家公园(Ybycuí National Park)位于巴拉圭的伊比库伊(Ybycuí)市,面积约为260平方公里。该国家公园成立于1973年,是巴拉圭最早成立的国家公园之一。Ybycuí国家公园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公园内有山脉、丘陵、瀑布和溪流,还有大片的森林和草原。游客可以在这里进行徒步旅行、观鸟、露营和野餐等户外活动。

公园内栖息着各种鸟类、哺乳动物和爬行纲。有报道称,Ybycuí国家公园是巴拉圭珍稀和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之一。Ybycuí国家公园还保存有与巴拉圭历史和文化相关的遗址和文物。游客可以参观传统的农场、历史建筑和考古遗址,了解该地区的文化遗产

伊帕卡拉伊湖(Lago Ypacaraí)是巴拉圭著名的湖泊之一,位于亚松森市以东约32公里的地方。该湖呈椭圆形状,周围环境优美,被山丘和绿树所环绕。湖水清澈碧蓝,色调美丽。湖水主要来自附近山脉融化的雪水和降雨,是游泳、垂钓和水上活动的理想场所。湖周围是一个受欢迎的休闲度假胜地,有许多别墅、酒店和度假村,提供各种设施和服务,适合游客放松休闲。

伊帕卡拉伊湖周围的湿地和丛林为众多鸟类提供了栖息地,因此是观鸟爱好者的天堂,可以看到各种种类的鸟类,包括鹭鸟、红隼、白色的小鸬鹚和各种鹦形目。

此外,伊帕卡拉伊湖对巴拉圭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湖泊周围的风景和宁静的环境成为许多文学作品、音乐歌曲和诗歌的灵感来源。湖畔还有一些建筑物和纪念碑,以纪念巴拉圭文化界的重要人物。

人文景观

塔瓦兰格的耶稣位于巴拉圭东北部塔瓦兰格市附近的一个耶稣会遗址,建于18世纪。该遗址包括一个巨大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和周围的修道院遗址。这个传教区是耶稣会在巴拉圭的主要基地之一,曾经是一个繁荣的耶稣会学院和教育中心。如今,塔瓦兰格的耶稣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巴拉那的桑蒂西莫-特立尼达位于巴拉圭东南部巴拉那市的特立尼达山顶上,是耶稣会在巴拉圭的另一个重要传教区。这里有一座宏伟的耶稣苦像,称为桑蒂西莫-特立尼达,被视为巴拉那市的守护神。每年的耶稣受难日,成千上万的朝圣者会前来特立尼达山参与庆祝活动。

除了在艺术方面的贡献之外,公元17世纪至18世纪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机构在银河盆地不仅传播了对基督的信仰,而且带来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塔瓦兰格的耶稣和巴拉那的桑蒂西莫-特立尼达耶稣会传教区就是最好的体现。

巴拉圭亚松森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法语: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l'Assomption),又称为亚松森大都会大教堂(法语:Cathédrale métropolitaine d'Asunción),是巴拉圭首都阿松森重要的天主教礼拜建筑。它位于大教堂(La Catedral)历史区,是亚松森大主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拉普拉塔河流域最古老的建筑。这座建筑始建于1842年,1845年完工。

亚松森圣母升天大教堂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和宗教意义的壮丽教堂,建筑风格为新哥特式,该大教堂呈长方形平面,内部被分为三个走廊。主祭坛是木质多彩绘制的,曾属于方济各会教堂。教堂外观宏伟壮观,拥有两座高耸的尖塔。内部融合了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元素,以及精美的彩绘玻璃窗和装饰艺术品。

这座教堂不仅是亚松森市的地标之一,也是巴拉圭最重要的历史建筑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宗教意义,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和参与宗教活动。亚松森圣母升天大教堂成为城市的象征,展示着巴拉圭独特而充满魅力的宗教和建筑文化。